預防老年失智症,原來是要從中年開始「趨吉避凶」
2019-05-16
根據內政部106年12月人口統計資料估算,台灣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約為8%,失智症人口正在逐年攀升,目前已超過26萬人,依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數據,13~20個老人中,就有一個人患有失智症。
失智症中最常見的類型為阿茲海默症,而阿茲海默症便是老化的神經細胞在破壞,破壞速度遠遠超過再生,使正常的神經細胞減少,再生上失去平衡,導致認知機能呈現衰退狀態。
失智症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?
失智症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,最多只能做到延緩病情或改善症狀,而這些症狀不單只是記憶力的減退,還會影響到認知功能,包含語言能力、空間感、判斷力等各方面的退化,也會出現多疑、妄想、幻覺、個性改變等症狀,最後患者生理上也無法自理,喪失行動能力。
我們都知道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但究竟有沒有辦法可以預防失智症?
一般認為,當記憶開始減退的時候,腦部的細胞可能已經壞了6成以上,因此在還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的前提下,如何「預防」失智症成為重要的課題。在研究中發現,退化性失智症的病人早在發病的10到15年前,腦中已開始出現類澱粉蛋白的堆積,這也就代表著,預防失智症的腳步,必須提早從中年就開始進行。
所以要預防最為人熟知的失智症,可以謹記「趨吉避凶」的預防方法。
趨吉:
- 採用地中海型飲食:地中海飲食所含的營養素包括維他命 B、D、葉酸、ω-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、鈣、鋅、硒、碘等,這些營養素對於改善認知功能與減少失智症都扮演重要的角色。且地中海飲食可減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,而心血管疾病症正是失智的危險因子。
延伸閱讀: 何謂地中海飲食
- 多動腦、多運動:可以增加腦部營養因子的分泌,增加腦部神經的鏈結,有助減少失智與退化。
- 主動接觸新事物:多從事有益心智或創造性的活動。
避凶:
- 控制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(三高):從中年開始控制三高的效果較好,三高的控制可以降低發生失智症的風險。
- 避免攝取高鹽、反式脂肪、飽和脂肪等地雷食物:這類食物會進而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,並損害智力,加速老化。
- 戒菸、戒酒。
預防勝於治療,除了發現後可藉由藥物延緩退化速度,還可進行非藥物的控制,但是從年輕時即做好飲食調整、養成運動習慣等,進行預防越早進行效果越好。
延伸閱讀: 希臘人健康長壽的關鍵是?